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

到底22K是怎麼回事??

2009年行政院針對畢業生的短期促進就業措施,提供2萬2千月薪的就業補助,每年提供3萬多名額給近3年的畢業生,簡稱22K方案,從此就眾口鑠金,被拿來做為台灣年青就業者低薪資結構的代罪羔羊。

身為經濟系出身,我是怎麼樣都不能輕意相信這種推論。

假設原先新人就業市場的月薪2萬8千月薪是原先的薪資結構,套句經濟學常用的術語,就是原先的新人就業市場均衡是2萬8千月薪,意思是說,2萬8千元月薪是當時資方跟已就業畢業生都洽洽願意接受的平均薪資。我們姑且不論這個市場是不是完全競爭,資方是不是有勾結,勞方是不是被剝削,這都是均衡,寡占也有寡占的均衡,不管公不公平。

今天政府推出2萬2千補助,代表企業多了3萬多個更便宜的人可以雇用,一個相對極端的狀況,就是企業完全沒有打算增雇員工,也就是用2萬2千方案替代了原先要雇用的2萬8千月薪的新人,所以就業人數沒變,平均薪資水準被拉低,理論上平均薪資約略會是2萬7千7百,算法是95%乘以28K再加上5%乘以22K。可能原來的人繼續領28K,22K方案的人則領22K,不過更可能的情況是,因為原本有能力就業的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減少了3萬多個,所以薪資議價能力降低,最後必須少拿3百塊左右的月薪。另外一種更極端的情況是解雇舊有相對資深勞方,以22K方案新人取代之。至於到底是哪一種?或是說哪一種情況的比例較高,理論這完全取決於舊受雇者,一般畢業生受雇者,跟22K方案受雇者的工作生產力差異而定。老闆再怎麼短視近利也不會是白痴,用一個22K的菜鳥來取代一個很有經驗但只多1到2萬月薪的經驗受雇者。

好了,重點是,在比較簡化的計算裡,平均每月薪資會被拉低300塊,再怎麼樣也不會因為22K方案變成從此畢業生全部都變成22K,這不符合邏輯,就算就業市場是資方寡占也一樣。2009之後畢業生薪資條件繼續惡化是事實,不過這不是2009年之後獨有的現象,所以畢業生薪資降低一定是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不管是金融風暴,或是企業主長期短視,不注重人才,或是其他十年來一直發生的結構性的因素,例如企業及人才西進。

除非,除非在22K方案期間,企業主們不知道為什麼,勞動市場寡占性因為這個22K方案而增強了。

有沒有這個可能性呢? 有的。

要維持寡占地位強度不管在理論上跟實務上都一樣,首先是企業要勾結,二來是企業要想辦法規避反獨占相關法令,不能在勾結中留下證據,所以勾結行為決不能以電話,信件....等等各種通訊或佈告方式為之。況且企業主再怎麼有市場影響力,成千上萬的企業要不透過佈告方式形成大幅減薪的共識,老實說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有沒有可能政府的22K反而幫企業主形成一種變相的佈達工作呢?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有的,這個22K政策提供了企業主集體暗示作用,也就是說不知政府是故意還是太笨了,就這樣傻傻地(或裝傻地)反而成為降低畢業生起薪的合法傳聲筒,透過該死的廣電平面媒體,無知的大眾口耳相傳,讓本來散開的企業主心領神會,達到一同降薪的勾結目的。

老實說,上面的說法可能是可能,但真的不太像經濟學,比較像心理學,或是催眠術之類。就算有那麼一點點這種傳導機制效應,要說這種機制會造成畢業起薪從2008年的28K變成2012年的22K,我只能說以我的知識和常識來說我不能接受。

又或者有沒有可能因為22K方案起薪一年少300元,四年就會少1200元,我想了想這個問題,我的結論是不會,這牽涉到經濟學裡面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概念。如果我們假設畢業三年內的受雇者視為同質性的單一勞動市場。第二年畢業的新一批的新鮮人,他主觀上還是想要2萬8千的月薪,並不必然會降低,也就是供給曲線並沒有變。至於22K政策實施第二年的人力需求理論上則是取決於多雇用一個人力可以為企業主帶來多少生產,也就是邊際勞動生產力,隨者每年經濟大餅的產能的擴充,我們相信只差一年是不可能發生太大的邊際生產力變化,為了使討論變成可能,我們合理簡化成在相鄰近的年度,每年企業一定都有擴充一定新人人力的需求,簡而言之,就是需求曲線也沒有變。所以第二年的新人如果在其他因素不變之下,起薪仍然應該是27萬7千,而不會再少300。

但是,注意。雖然第二年的起薪還是只少300,但全部受雇者的平均薪資確實又比前一年下降了,因為較低起薪的人口比例較第一年又增加了。只是跟全部就業人口相比,頭幾年這種影響是很邊際的。

總之,怎麼算都算不出因為22K方案就可以真的把起薪搞成22K。

就算政府真的扮演了串通勾結中介者的角色,暗示企業主都來22K好了。這個勾結也不見得能持續,這在經濟學理論和實務上都一樣成立,因為如果老闆認為給予畢業生大於每月22K的薪水,可以吸引到更好的人才,使現在(或未來潛力)可以得到比每月22K更高的產出或回報,那麼一定有企業主會偷跑,提高薪水。如果每個企業都22K,那個願意出25K的企業有什麼理由不會獲得更好的人才,使得企業獲得更高的生產力。

所以企業主都是白痴? 老實說,台灣的企業主如果是白痴,我不知道其他的人會是什麼?

所以繼續按照我的食古不化經濟學推論,只剩下一種可能了,那就是畢業生真的只值22K!

但看到這個年輕人千萬不要生氣,這不是你們的問題,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企業的勞動邊際生產力一年比一年低,這是企業大環境的問題,並不是新鮮人的素質一年比一年差。

如果不是人力素質一年比一年差,是什麼原因讓勞動邊際生產力一年比一年低咧? 只要當年商學院和經濟系的人唸總經都有唸懂並且沒有還給老師,第一個嫌疑犯就是本地資本投資不足,第二個就是管理或科技技術沒有進步。要維持年年增雇並且打敗邊際報酬遞減法則,維持勞動邊際生產力不變,就得增加本地資本投資及提升技術。

真相出來了,人才及企業西進絕對是起薪過低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或許還有其他的,例如我個人也相信台幣的匯率扭曲也是重大問題之一)。

但西進不是企業的錯。企業西進是順勢而為,這無法阻擋也不應阻擋。

今天很多台灣經濟發展結構的困境,問題是出在西進太晚,不是西進太早,因為要早進才能夠夠有計劃的緩進,愈晚進就只能急進。罪首就是李登輝甚至是蔣經國後期,該進能進而不進,拖延陣痛跟結構調整的時機跟時間,等到晚了才進,兩邊的機會和人才需求突然暴發不對乘的吸納時,台灣這邊沒有時間因應結構調整了。講穿了,就是來不及找到自己的路。

話說回來,政府真正是豬頭,千不該萬不該,就不該只出22K,錢花都花了,有差那一點錢嗎? 就業補助拉到跟市場薪資相同是會死嗎? 能多花多少預算? 雖說低於市場薪資的理由是補助的對象是就業市場中的弱勢或待業者,但如果連就業市場中理應非弱勢的國立大學生或原本理應有就業競爭優勢科系的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那說明了這些人並不是因為技不如人而只值22K,是因為其他的原因,不管是什麼原因,你政府既然要幫忙,就不要幫成這樣還落人話柄,真是蠢到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